幾天前,一則有關退貨的音訊再度登上微博熱搜——400件裙子被團體退貨,店家丟失8000元。本年以來,由退貨引起的客商膠葛屢次產生,一股洶涌的女裝電商閉店潮在2024年被掀起。
無論是單場出售過億、500萬粉絲的抖音女裝主播巨子,仍是淘寶多年五金冠網紅店肆,抑或是本年剛入局不久的電商新人,逃離的戲碼無處不在。
難做的不僅僅商家,也有不少用戶奉告刺猬公社,2024年是退貨最多的一年,也是網購領會最差的一年。
15年網購用戶瑞霖,一向秉持能穿就不退的準則,本年也敞開了“退退退形式”。她坦言:“綿長的預售周期、嚴峻的貨不對板、到貨后顯著穿洗過的痕跡......誰能忍住不退?”
就在剛剛,瑞霖寄走了一件網購的牛仔褲,褲子口袋上有一大塊顯著污漬,不知是油污仍是簡略處理后的血漬,客服的回復是“出廠時不小心蹭上的機油”。
一邊是顧客買不到滿意衣服的窘境,另一邊是商家經營不善、寸步難行的境況。分明商家與顧客有著一起的方針——買到或賣出衣服,女裝電商卻好像在走向一種怪異的雙輸結局。
女裝品牌茵曼的創始人方建華曾在本年618期間發聲,以為“運費險”是導致退貨率暴升的首惡,呼吁撤銷強制運費險。但也有人以為,女裝電商的問題沉疴已久,運費險僅僅誘因而非病因。
除了高居不下的退貨率外,本文想要討論的是,當時的女裝電商環境是否還存在著更雜亂的結構性問題,使其墮入惡性循環的漩渦之中難以自拔。
摩拉是某渠道的女裝商家,做女裝現已12年了。本年2月,店肆開端清倉,到7月,她決議與服裝電商生計完全說再會。
從剛結業的學生到成婚生子,這12年的電商旅程中,她品味過歡欣,領會過丟失,收到過盛贊,也遇見過苛責。最走運的工作是積累了許多信任自己的用戶與朋友。但現在,摩拉不得不給自己按下暫停鍵。
宣告閉店之后,還接到了不少老顧客的留言,她表明:“最感動的是有人說多年前在咱們家買的衣服,現在還在穿,仍然很喜歡”。
“咱們做的衣服質量都有保證,面料也挑選真絲、莫代爾較多。每一批貨都親身監工,就連每一件衣服的線頭我都會重復查看?!彼庹f道。
雖然摩拉從頭到尾都在仔仔細細做衣服,但仍是抵擋不住整體流量的飛速下滑。2023年開端,店肆銷量嚴峻下滑,上一年9月更甚,乃至做貨的起訂量都達不到100件。
不只如此,摩拉還需求敷衍穿到第七天才退貨的人,乃至寄回來的褲子里有內褲,裙子上還帶血......一邊是歹意薅羊毛的顧客逐步增多,另一邊,渠道方針、規矩乃至是功用都在頻頻調整。
這全部都讓她七上八下,為此她復盤過、反省過許屢次,但仍是越來越蒼茫,不知哪里錯了,現在是該調整定位仍是改動走向。
終究,她接受了自己研制才干與競爭力下降的現實,所以決議回身。不在蒼茫的時分持續創業,是她給自己也是給用戶的奉告。
摩拉以一種近乎于堅決的口氣表明:“我今后大約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去做電商?!狈忾]網店,摩拉為三十歲之前的工作畫下一個句點。
正式離別的那一天,她發了一個視頻記載從前做女裝時為之斗爭的全部——規劃、打版、收購面料、裁剪、印花、縫制、釘扣等流程,視頻的結尾處,摩拉表明——年代的改變,不得不讓我從頭敞開人生。
聽聞摩拉的故過后,慧君也深有同感,她以為摩拉無疑是走運的,趕上了好年代,也吃到了盈利;更是聰明的,流量下滑后,決斷灑脫回身,落袋為安。
慧君本年入局女裝電商,在某渠道開了家店,不到三個月就難以為繼。與同行溝通時,她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能退就退,別等真的虧錢再走,安全落地是最重要的?!?/p>
慧君奉告刺猬公社,賣出三件退回兩件是常態,一件衣服發貨3-4次才干售出也是常態。
在這樣的“常態”環境下,許多人覺得無法喘息,從業者沒有了野心,只剩焦慮。
交際媒體上,每隔幾日就會有一名服裝主辦人,發布閉店告訴、共享自己閉店的閱歷,乃至于閉店的論題現已成為一個自帶流量的tag,談論區聚集了一批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廠商們,一齊悲嘆服裝職業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