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季度,跟著特朗普“對等關稅”的“高舉輕落”,對立的焦點回到中美之間,新的比賽剛剛開端。微觀層面目標出現系列動搖:VIX目標從高位回落,美元指數現已回落至100以下,創三年新低;遠期美債收益率的抬升也開端被商場所重視。
世界原油方面,歐佩克月報估計美國關稅將對石油需求產生影響。4月14日,歐佩克月報將2026年非歐佩克成員國的供給添加猜測從此前的每日100萬桶下調至每日90萬桶;2025年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預期為4260萬桶/日,2026年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預期為4280萬桶/日。
在此之前,“對等關稅”擾動下,世界原油商場閱歷寬幅震動,出現稀有的"暴漲暴降"態勢。在此前的4月4日至12日調整周期內,世界油價曾暴降近14%,布倫特原油更是一度跌破60美元關口,創下三年新低。受此影響,國內制品油價格也將在4月17日迎來調整,估計到時油價將大幅下調,有望出現近三年來最大跌幅。
有關以原油、天然氣等為首的世界大宗產品的價格下挫成因以及在“對等關稅”風云下未來走勢怎么?價格跌落為何沒能帶來進口比例的添加?方針層面將有哪些儲藏?
4月14日,和訊網與捷誠動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閆建濤進行溝通,以下為世界大宗價格跌落動因的文字整理。
和訊: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大宗產品進口國,一季度進口量是否因價格跌落而明顯添加?怎么解讀“價格跌但進口量未明顯添加”的現象?
閆建濤:2025年1-3月,全體天然氣進口量下降10%,進口額下降16%。2025年1-2月,我國LNG(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下降19%,進口額下降23%,而管道氣進口量添加9%,進口額添加5%,全體天然氣進口量下降8%,進口額下降14%,表現了LNG買賣對進口天然氣有著擴展的影響。我國LNG進口量大幅削減首要是因為國內外價格倒掛,世界價格跨區域價差過小,沒有買賣盈余空間。
一起,國內需求影響不振,2025年1—2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699.4億立方米,同比下降3.4%。而1—2月天然氣產值433億立方米,同比添加3.7%。
2024年,我國進口原油單價為81.12美元/桶,高于布倫特均價79.82美元/桶,溢價為1.30美元/桶。2025年1-3月,我國進口原油單價為75.62美元/桶,高于布倫特均價74.89美元/桶,溢價為0.73美元/桶,跟著世界油價和我國進口量的下降,溢價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