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這些天正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與該展一起出現的還有系列專題講座。
以《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山西在我國前史上的重要性》為講座標題,北京大學人文講座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李零近來就山西在地輿上、前史上的重要性,從八個視點進行闡釋,分別為“表里山河,銅壁鐵墻”“從《晉文明頌》和《三岔口圖》說起”“唐虞夏歸于夏,夏商周歸于周”“晉:叔虞封唐和晉都三遷”“夏:山西境內的夏商遺民”“戎:懷姓九宗和赤狄、白狄”“晉楚爭霸”“山西在我國前史上的重要性”?!稕坝啃侣劇す糯囆g》特刊發講座內容摘抄:
李零先生與老鄉(武鄉縣故土鎮大云寺)一、地輿:表里山河,銅壁鐵墻首要可以看一下山西在我國版圖上的方位。古代的冀州不可是山西。咱們往常說的山西是太行山以西,古代常常稱號山西為河東,是說其地輿方位是黃河以東。冀州包含了黃河彎過來今后,故道通過并包含了河北——也便是古代的夏商之地,都在冀州的范圍內。
山西在我國版圖上的方位“表里山河”這個說法很陳舊,見于《左傳》,晉文公的謀士子犯說,“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標明山西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段,取之,可以得諸侯。吳起守西河的時分,魏武侯對吳起說過,“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國之寶也?!眳瞧鹫f:“在德不在險也?!北闶钦f不能光盼望一個當地的險峻地形,也要重視統治者的德行。“銅壁鐵墻”則是咱們很了解的,《黃河大合唱》中有“層巒疊嶂,銅壁鐵墻,抗日的烽煙焚燒在太行山上?!北日找幌潞颖本秃茱@著,河北是無險可守的,所以就發明晰地道戰,而山西是靠山地戰。
山西的鴻溝是天造地設,徹底是天然構成的。山西有許多山,山和黃河構成的地輿版塊就好像一個天然的堡壘,山就好像它的城墻,河就好像它的護城河。所以進可攻退可守??墒巧轿鞑⒉皇菑氐钻P閉的,它有許多出口。就好像咱們城墻上是有城門的,太行山也有八個山口,這便是聞名的太行八陘。咱們最了解的便是最北邊這個軍都陘(北京-包頭)。
太行八陘
白陘“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 边@是曹操寫的講羊腸坂的詩。實際上這些山上有許多類似羊腸一拐一拐的,人要趕羊上去就要這樣盤著往上走,所以是十分險峻的。太行山的西側有晉陜峽谷,許多渡頭。這兒選出10個最重要的:西口渡、磧口渡、軍渡、辛關渡、龍門渡、廟前渡、蒲津渡、風陵渡、大禹渡、茅津渡。1936年赤軍東征走辛關渡,1937年八路軍東渡走廟前渡,1948年毛澤東去西柏坡走磧口渡。所以自古山西和陜西并不是不能交游的。
古代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這兒畫的三縱一橫。傍邊的一橫和一豎是最重要的,這個大十字的中心便是洛陽。鄰近有尸鄉溝,二里頭,等等。那么從大同到洛陽,也便是北魏南巡這條路,自古都要從太原走長治區域去洛陽。北段大同到洛陽,南段洛陽到荊州,便是直通南北的一條最重要的路。
還有一條很重要的路便是現在的京廣線。從北京到盤龍城,這條路是商人的路。圖中的中心這條路是夏人的路,西邊是周人的路,北邊是秦人修的秦直道,南邊是李白說的蜀道。夏商周三個版塊各有一條縱向的路。那條橫向的路,寶雞西安一向到連云港,便是現在的隴海路,這是古代最重要的一條航道。這條橫道是夏商周都要使用的一條大路。
山西為什么重要呢?由于山西是東周的后院,它在洛陽的背面,是一個胡騎南下的大通道。洛邑到周室東遷時就成了全國的中心,周室東遷時依靠了晉國和鄭。現在從鄭州去洛陽的時分,你可以看到那也是一個大走廊,鄭州卡著東邊的口,函谷關和潼關卡著西邊的口,洛陽就在這個走廊里邊。晉國高高在上,控扼崤函門戶,瞰制東西大路,是洛陽背面最大的靠山。所以那之后晉國和鄭國正好卡住了交通要道。古人說“平王東遷,晉鄭是依?!钡览碓诖恕?/span>
今鄭州到洛陽地形圖上面咱們還介紹了一條胡騎南下的大通道——來自東三省和蒙古高原的兩股實力穿行山西,山西像漏斗相同,這個漏斗下面就漏到洛陽去了。從地圖上看,山西太原下面延伸出兩條“路”,一條到西安,一條到洛陽。而胡騎南下一定會穿過山西到下面這兩個最熱烈、最重要的當地去。乃至晚進到明清時期,李自成逃跑也要穿過山西。秦始皇東巡回來,也要從山西穿曩昔再回咸陽。這是咱們對山西的地輿特色的一個介紹。
二、前史:從《晉文明頌》和《三岔口圖》說起
咱們下面來談談山西的前期前史,也便是談談它的史前文明背景。
蘇秉琦先生在1985年寫的《晉文明頌》:“華山玫瑰燕山龍,大青山下斝與甕。汾河灣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晉文公。”蘇先生寫的詩,由于在山西開晉文明評論會,所以張政烺先生就用篆書抄了這個詩,他抄了一式兩份,一份掛在蘇秉琦辦公室的墻上,那幅字現在現已不知所蹤。這一幅是送給山西省考古所的,所以咱們還能看到。
《三岔口圖》是蘇秉琦先生手繪的圖,關于這個圖,郭大順先生做了一個圖解郭大順在《從“三岔口”到“Y”形文明帶——重溫蘇秉琦先生關于中華文明與文明來源的一段論說》一文中談及:“三岔口”和“Y”形文明帶,是蘇秉琦先生對華夏與北方這南北兩大文明區從史前到商周時期古文明開展及其間相互聯系的形象比方?!叭砜凇敝傅氖呛颖笔∥鞅辈繌埣铱趨^域在北方區域商從前古文明開展中的方位和效果:“所謂‘三岔口’,指的是它東北方遼西區域的紅山文明——夏家店基層文明為一方;它西南邊的‘仰韶文明(廟底溝類型)——夏商文明’為一方;它西方的‘河套區域新石器文明——青銅文明’為另一方”。三方的文明要素在張家口區域“碰頭”。
郭大順文中所示“華夏與燕山南北區域古文明溝通路途示意圖”方才咱們講山西像一個漏斗,漏斗的口就在大同,咱們常常講的北方區域,一個是東三省,一個是內蒙古。東三省有紅山文明,從燕山的北面過來,通過河北蔚縣的西河營掉到“漏斗”里頭,內蒙古中西部就在大青山底下。圖上標了一個朱開溝,朱開溝是大青山底下的一支考古文明,可是今日咱們給它起了一些其他稱號。然后這兩股力合起交游下走,通過白燕到陶寺。他先畫了一個陶寺,又把它涂掉了,然后陶寺下面寫的是曲村,也便是晉侯墓地。然后也寫了侯馬,這樣穿下來,然后咱們一拐彎畫的是這個“華線”,實際上便是指的華山。咱們今日講的華夏文明,實際上“華”便是華山,華山下便是指的晉南豫西的考古文明。燕山玫瑰是指咱們在展現里看到的廟底溝二期的陶器,蘇秉琦先生以為像玫瑰花。
“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中展現的廟底溝文明彩陶器
“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中展現的廟底溝文明彩陶器“燕山龍”便是指的紅山文明的玉龍?!按笄嗌较聰信c甕”,是指大青山下的朱開溝等的史前文明遺存。這兩種器物是北方區域的器物?!胺诤訛撑皂嗪凸摹本椭傅氖翘账挛拿?,然后有曲村的晉侯墓地。朱秉琦先生講的實際上是南邊的仰韶文明便是連續廟底溝文明,有意思的是,由于“三岔口”做襯托,才有所謂夏商周。總歸,蘇先生這四句詩告知咱們,夏商周對山西來說首要是夏,夏商周最終是一些周人,即陜西人來了,把山西占了,后來才有晉文公等等。
這首詩也對應了本次展覽的榜首部分“文德幽明”,這一部分出現山西境內豐厚的史前文明遺址。在本次展覽中,首要介紹了舊石器時期的丁村遺址、仰韶文明中期的山西夏縣西陰村新時期年代遺址(又名為“西陰文明”或“廟底溝文明”)、仰韶文明晚期的華夏龍山文明遺址等。在《書·舜典》中有“華,謂文德”的典故,而“文德”又代表禮樂教化,策展團隊將本單元命名為“文德幽明”,體現了山西在中華文明的誕生中扮演著重要的人物。
陶寺文明 深腹斝
陶寺文明 陶鬲展覽的第二單元以“瑞節信玉”為主題,展現的多為龍山年代的玉器,品種有鉞、帶孔石刀、璧、環、琮等,制造精巧。最有目共睹的是展廳中部展出的線刻神面紋玉戚,它代表了該龍山年代的工藝水平。
龍山年代 玉神面
龍山年代 二聯璜玉璧
(左)商晚期 玉鷹 (右)商 玉立人
龍山年代 玉圭三、唐虞夏歸于夏,夏商周歸于周夏商周不像咱們以為的,僅僅是朝代的聯系,它是三個不同的族和構成的文明板塊。
鄙人圖中,咱們可以看到有三條線,我國的青銅年代王都八成都是在35度線上?,F在的石家莊、太原、榆林、銀川這一帶正好是一個跟北方來回拉鋸的當地,今日咱們都可以感到晉北和晉南是不相同的,陜北和關中是不相同的。我國一切的邊鎮都在41度線上,便是真實的農牧的分界線。所以古人就描述說夏商周是三分全國,陜西人從周板塊打出來,出潼關、函谷關(三門峽以西便是函谷關,函谷關以西便是潼關,那是一個狹隘的出口)今后,就有必要先處理夏板塊,也便是山西,才可以攫取全國。一旦得到了這一塊,就叫三分全國有其二,大都打敗少量,最終打敗商便是囊中取物。
了解“唐虞夏歸于夏”,咱們不要以為“唐”“禹”“夏”是三個人的聯系。其實它是西周時分依然存在的三個族,他們追溯他們自己的祖先說是堯、舜、禹,而這三個族都在山西。這三姓代表三族并不是虛擬,比方說唐是祁姓的,虞是堯姓的,夏是姒姓的,咱們在西周銅器銘文里可以看到許多這三個姓。他們都是唐遺民、虞遺民、夏遺民。當然咱們關于這段前史了解得很少,司馬遷只講了夏世系,唐、虞二族不詳,沒有資料。現在的《虞夏書》實際上是唐虞夏書,古人總稱夏書,為什么?便是由于夏最終獲得山西的這塊當地今后,它就接收了唐、虞的遺民,所以這三地的人都是歸于廣義的夏。
而夏商周歸周,便是方才咱們看見三個板塊的兼并進程,夏是姒姓,商是子姓,周是姬姓,他們三分全國,而各居其一?!爸苋∠纳讨睾推涿袢硕兄保敲催@三地就都歸歸于廣義的周。周人出關今后占據整個東方,他采納的方法大部分是一種“三結合”,每一個當地都是有征服者,有土著,有遺民,有遷出去的,他要把有些人搬到其他當地去,把有些其他當地的人搬進來。比方說唐叔虞受封唐國,最早的晉侯了,這便是一幫陜西人,是占據者。而夏人和戎人,也便是包含唐遺民、虞遺民、夏遺民在內的這些人,都是山西的土著。
并且這兒不但有這種遺民,還有當地的戎人,或許叫狄人。比方趙國便是從曲阜遷入的,而唐遺民是被遷到了陜西的杜,今日到西安去還可以到杜陵公園,由于到漢代還都知道這個杜。后來他又從杜遷回去,變成了六卿之一,這便是有遷出也有遷入。所以山西是咱們我國前史的一個縮影。
有一位咱們也了解的漢學家叫夏含夷,他這個姓名起得很好,咱們我國前史既是夏含夷,也是夷含夏,比方說這個漢唐時期便是夏含夷,遼金元清便是夷含夏,所以我國前史你只了解什么二十四史里邊的講漢族的部分,這只不過是了解了我國前史的一半,實際上還有另一半。
四、晉:叔虞封唐和晉都三遷
山西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的進程。
晉封于夏,也便是封在廣義的夏地,包含唐虞在內的。這便是咱們今日講演的標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周人占據山西今后就接收了夏地和夏遺民,夏遺民里邊是包含了唐遺民和虞遺民的。咱們可以這樣大體地說,唐便是現在的臨汾區域,虞、夏是現在的運城區域。
《左傳》里邊講武侯之封,《伯禽》是講封魯,《康誥》是講封魏,《唐誥》是講封晉。這三個人都是王叔,觸及西周成王時分的重要的分封?!短普a》講叔虞封唐,說他是封于夏墟,其實是泛指的夏地,便是整個山西南部。“啟以夏政”,啟是有拓荒拓荒之意,夏政是夏人的政令,便是說他要用夏人的政令來管理夏人。疆以戎索,疆指正定疆界,索指法度,這是一個互文的聯系,也便是說要用戎人的法度來管理戎人的國土。你要用當地的方法來管理它,才又要用夏政又要用戎索,所以這是一種民族融合的方法。
講到“叔虞封唐”有兩件青銅器。一件中說到西周初的時分“叔夨”這個人,許多學者做過評論,以為這個叔夨其實便是叔虞;其他有一件很聞名的覺公簋,從香港收上來,現在在國家博物館。它說到一個叫覺公的人,給他的妻子叫唐堯,是一個堯姓的女子。其實咱們從另一個銅器可以知道,那個堯姓女子應該是個虞國的子孫,便是舜子孫??墒撬诹硪粋€銅器里是稱為唐堯,也便是說唐地不可是有祁姓的唐遺民,并且還有堯姓的虞遺民。他做了簋,說到王命唐伯侯于晉。唐伯應該便是叔虞,他先封的唐,然后再遷到晉,后來就一向成晉候了。
叔夨方鼎
覺公簋那么叔虞封唐的唐在什么當地,這是一個考古學上有待處理的問題。由于翼城、曲沃這邊發現了天馬曲村晉侯墓地今后,許多學者都以為找到了晉國的墓地就找到了唐,唐應該就在鄰近。可是咱們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一開始在翼城,它是從另一個叫唐的當地搬到這個當地來,那么應該說并沒有處理唐是在哪里。我以為在這兒需求值得注意的便是有一個重要的文獻,便是《世本·居篇》,它里邊說到了唐叔虞是住在鄂這個當地。咱們知道《世本·居篇》都是講的各國的國都,也便是說他是住在鄂這個當地,現在的臨汾鄉寧,這個當地我以為很或許便是叔虞封唐的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文獻,便是《左傳》說到“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于隨,納諸鄂?!鼻智f伯伐晉,晉侯奔隨,避難于鄂,這很或許便是晉侯原本的待的當地,這肯定是一個很陳舊的當地。而咱們往常說的封唐是一個泛泛的、廣義的區域,所以我不太信任說唐城是在翼城鄰近。
晉都在考古上需求探究的便是這樣幾個國都:一個是翼,從燮父到文侯,晉侯一共有九代都在翼城住;在曲沃并晉今后,晉侯有六個都在絳。那么絳到底在什么當地?其實也就在曲沃和翼城這一塊;晉都最清晰的國都就新田,晉都只要新田是可以說我國考古學搞清楚了的晉國的國都,也便是侯馬古城。
可是晉式微今后,它就很不幸,當地都被瓜分了,入于三晉。到了更晚的時分,他們連新田也沒有了,就只剩余絳和曲沃?!蹲髠鳌防镞呎f到翼有九宗,也便是說每一個晉侯他就會有一個分支,有9個分支,正好晉國最大的宗族墓地——北趙晉侯墓地便是9個晉侯。咱們現在排出來的晉候便是這樣一個散布。也便是從燮父遷晉一向到晉文侯,也便是說西周時分的9個晉侯都在北趙晉侯墓地了,這點是很清楚的。
東周的時分的晉國,到了晉景公12年,就有了六卿,后來六卿就變成三家分晉,所以最終晉國的國君受欺壓,最終趙國和韓國就把它從翼城周圍往東南,放在晉城區域去了,然后他們爽性又搬到屯流去了。所以最終一個晉君是亡在了晉東南區域長治區域。
1980年,坐落山西曲沃、翼城兩地接壤的曲村——天馬遺址被發現。曲村天馬遺址,又稱晉侯墓地遺址,其掩埋年代簡直貫穿整個西周時期。遺址由北趙晉侯墓地與其他墓地組成。而北趙的晉侯墓地已發現9組19座晉侯及其夫人墓、4座陪葬墓、數十座祭祀坑。
網友制圖本次展覽中,也出現了多件晉侯墓地出土的文物。
曲沃縣北趙村出土 豬尊
曲沃縣晉侯8號墓出土 晉侯壺
晉侯鳥尊
晉侯墓出土的玉器
晉侯墓出土的玉器
曲沃縣北趙村出土玉螳螂由晉侯大墓出土的文物井蛙之見,可以看到由史前進入夏商周時期,我國的青銅器制造進入了最昌盛燦爛的階段。此次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覽中,遴選其間最逼真、精巧的青銅器進行了展現。
鸮卣
鸮卣
獸形觥
戰國 戳點紋右衽銅武士俑
戰國 銅犧立人擎盤五、夏:山西境內的土著真實的山西人便是夏,山西境內的土著。夏地很喜愛豢龍,便是鱷魚。龍是一個典型的我國符號,這個符號跟廣義的夏有直接的聯系,所以山西人是龍的傳人。
許多人都以為鱷魚都是長江流域的,可是動物學家說,實際上黃河流域那個時分也是有鱷魚的,咱們看見陶寺有鼉鼓,便是用鱷魚皮做鼓面的。石峁和大汶口也都有鱷魚的骨板出土。而其時的傳說,豢龍氏董父是給舜養鱷魚?;魁埵媳幌臏缌耍挠袆⒗?,是祁姓唐人。劉累是跟董父學養鱷魚,被賜氏為御龍氏。御龍氏到了商代叫豕韋氏,唐人自己傳說的祖先。其時唐人是住在臨汾區域,可是周成王滅唐今后把當地的唐人給遷到陜西杜陵去了。后來杜氏又回來了,這便是近六親里邊的范氏,也叫隨氏。還有一支便是說褒姒,褒姒是莘氏,他們也是夏遺民,后來跑到漢中區域去了。她的傳說也是跟豢龍有聯系的,這點還一向是作為一個陳舊的傳說,直到漢代還在撒播。
漢代的劉邦打全國,魯迅說他是無賴子,劉邦以劉為氏,以劉累為祖先,這是他自己要趨炎附勢,由于劉累是御龍氏,劉邦為了證明自己是真龍天子。由于他和秦始皇不相同,秦始皇是真貴族不必假造。
所以臨汾區域這種唐堯的傳說對子孫影響特別大。
到了春秋晚期,趙簡子都晉陽。咱們在展里還可以看到趙簡子的墓的銅器。后來趙就遷都邯鄲,它的活動范圍是以晉中、呂梁,還有河北南部這個是為主的,它為什么不能持續往北,便是中山國把它給擋住了,他后來就把中山國一面就可以放現在的張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包頭就往這個方向開展了,所以咱們在內蒙古都可以看到趙的長城。并且趙國原本計劃抄一個近道,就從內蒙古去南下去突擊秦國,所今后來秦國也就修了一條國防高速——秦直道一向通到包頭,所以秦國要想消亡六國,它是有必要沿著原本周人從前走過的路途來走,他榜首個一出關就得先滅三晉,假如滅不了,他就不或許獲得全國。所以趙氏也是一個遺民。
六、戎:懷姓九宗和赤狄、白狄
我也想講一下戎。戎最聞名的便是懷姓九宗,山西境內有赤狄還有白狄。那么懷姓九宗實際上便是媿姓九宗,有九支。這九支其實咱們還可以考證出來的大概有有倗氏,也便是現在姓馮的。媿姓赤狄的子孫有姓馮的,還有姓胡的。所以我說我國哲學史的兩大威望,胡適和馮友蘭都是赤狄。有茅戎,原本便是在平陸的茅津渡這一帶。有甲氏,這便是在我的故土涅水。
還有便是留吁,便是山西的屯留。山西在屯留挖了余吾的墓地,也是赤狄,茅戎里邊的一個分支。其他古書還說到鐸辰,說到潞氏,便是山西潞城。咱們都知道長治古代就叫做潞州,它實際上便是赤狄的姓名。還有蒲氏等等,差不多有九個。
“懷性九宗、職官五正”的說法就跟左傳說到的“翼九宗五正”是有關的說法。絳縣橫水的墓地和翼城大河口墓地,現在是山西最重要的兩大發現。
現在清華的系年簡里邊說到了留余王,這個才讓咱們知道了一件重要的史事。咱們讀左傳的時分都知道,齊桓公稱雄的原因便是他存邢救衛,便是說有狄人跳過太行山,把邢國和衛國給滅掉了。齊桓公存邢救衛,九合諸侯,一匡全國,成果霸業,這件事是一件很大的事,可是咱們并不知道是什么狄人把他滅了。成果現在清華簡里邊出來了,說是留吁王滅了邢和衛,方才說的那九支里邊的一支。而太子申生伐東山便是伐垣曲的皋落。并且咱們讀《左傳》的時分可以看到,赤狄還去干涉王室政治,連王室都娶媿姓的女孩。大河口墓地就在翼城,等于是在晉的首都。便是說原本這個潞,跟晉人一塊住在首都??墒呛髞肀粫x人壓榨,他們都跑到晉東南去了。所以晉東南后來就變成潞的中心,赤狄的中心。咱們看見出土的錢銀里邊都有潞子。其時晉人最終找了一個托言,就說潞子國去欺壓咱們同姓的酆國,找托言就把赤狄消除在長治區域了,這便是赤狄在古書里最終的記載。
山西除了晉東南有狄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便是白狄。曩昔我的書里邊引用過香港中文大學文物收藏的金箔,其時他們跟我說李先生你就寫寫文章吧,我盡管把它收到書里,說實話并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怎樣回事兒,現在咱們總算茅塞頓開。這個金箔片與河北行唐故郡遺址出土的車飾是十分類似的。現在河北省除了平山中山王墓以外,最重要的一個白狄遺址的發現。和行唐故郡的類似,可是有也不徹底相同,便是行唐故郡是有兩種,一種是一個龍頭,一個是兩個龍頭,這個是一個龍頭,一個鷹頭。當然也或許不是龍是個虎,玉器里邊的龍和虎是簡直沒方法分的。咱們現在出土戎狄墓葬,他們往往有一個特色,便是喜愛把馬牛羊的頭蹄剁下來,許多的摞起來。其間出土車子最美麗的一個便是甘肅的張家川,車子十分美麗奢華,一個便是行唐故郡的,咱們可以看到下圖的金箔。
這些戎狄其實在我國前史上一向還在活潑,像《北朝胡姓考》里邊說到狄氏,便是現在還姓翟的和姓狄的。晉文公的媽媽便是白狄,所以他們歸于同姓同婚。《魏書》里邊說到高車、丁零。搞民族史的人都知道,實際上赤狄叫狄歷,叫敕勒,叫高車,叫丁零,這些都是同一個詞的不同的譯音?,F在一般以為它或許是古代的突厥系的祖先。赤狄的子孫有丞相隗狀。所以可以看到秦的時分媿姓的媿現已寫作隗。史書里有一些名人,像隗囂等等的也都是赤狄。并且魏晉時分有一些赤狄的人還加入了其他各種族——氐、叟、屠、匈奴、雜胡、氐羌、四川的什么各種人。白狄也是有許多叫鮮于氏的,還有從漢以來一向都有很有名的人。比方說出土文物里邊有雁門太守鮮于璜碑。所以這些古代的姓氏,特別是在魏晉南北朝時分還十分的活潑,由于那個時分在北方這些人還在。下圖中,左面便是雁門太守鮮于黃碑,右邊這便是始皇詔版,這兒面說到的丞相狀,便是隗狀。
(左)雁門太守鮮于黃碑,(右)始皇詔版或許你們更想不到的是,許多赤狄白狄的子孫就在咱們身邊,隗姓的人現在他們最首要的一個居住地便是北京房山,房山的大石窩鎮和蒲洼鄉的蘆子水村,是隗氏聚居的中心,當地人說“全國一個隗,房山蘆子水”。而鮮于氏聽說也在北京的昌平密云這一帶,這個我還沒有做查詢。七、晉楚爭霸,晉為上國
春秋時分一個重要的論題便是晉楚爭霸。系年簡里邊最重要的便是晉國和楚國的奮斗。其時管晉叫上國,比方說吳國要學習許多東西,就要派人到山西來,叫吳通上國。那么楚人是鄙人方的,所以這是一個重頭戲。
這兒有一個工作十分值得注意,便是晉國和楚國都有隨、唐、鄂。整個隨棗走廊出土了曾國的、鄂國的和比較少的唐侯的東西。其實那年在湖北開會的時分,李伯謙教師現已注意到,隨棗走廊的這些發現和山西的晉侯墓地等等有許多共同點,那么我就產生了一個主意:為什么山西有隨、唐、鄂,這兒也有隨、唐、鄂?咱們都知道晉地之隨是唐遺民的封邑,鄂是唐叔虞開始的封邑。隨是姬姓曾國的別號,原本的曾國現已被周人給搬到陜西去了。最終滅西周的時分,曾國應該是原本在亥水流域的曾國,另立的曾國是姬姓的曾國。那么有或許它把隨這個地名帶到這兒來,所以曾是一個老地名,隨是一個新地名,實際上是一個當地。所以在西周時分咱們相互換位,有些是同氏不同地,有的是同地不同氏,這個現象十分復雜。我置疑隨棗走廊的“漢陽諸姬”和鄂侯都是從山西來的“南下干部”。
其他葉家山的二號墓里邊,便是最早的曾侯墓,他老婆便是媿姓的,并且比它晚的墓里也出土了許多老太太的銅器,有許多媿氏的東西。明顯曾侯墓里他們娶的這個女孩是山西的,所以這山西的女孩不但能嫁到周王室,還能嫁到這兒來,嫁到湖北去了。
左傳里邊有一句話說“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他這個話的意思便是說楚國是不乏人才,可是這個人才都跑到晉國去了,反而被晉國使用了,所以跟這個事有聯系,十分有意思。岳麓書院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就反映左傳之典。作者袁名曜是湖南人,雖和惟是個通假字,他成心把雖改成惟,這意思就一下變了,說人才都在楚國,都在咱們湖南。他講的也是對的,由于晉代以來湖北湖南才是出人才的當地,山西是比不了的??墒钱斈晟轿魇莻€出人才的當地,并且是個招引人才的當地。在左傳里咱們可以讀到這樣的話,便是說楚國人很兇猛,說天方授楚,便是說有老天爺在協助楚國人,所以楚人很兇,并且一向到了漢代依然是這樣,張良說過“楚人剽疾,愿上無與楚人爭鋒”,周勃也說“楚兵剽輕,難于爭鋒“。所以山西爭鋒展我就引了這個東西,十分有意思。
咱們都知道湖北人有個外號,便是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并且有個連鎖的飯館就叫九頭鳥,所以人家湖北人也不忌諱,咱們湖北人便是兇猛。九頭鳥一說便是古代兇鳥貓頭鷹,“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它很兇猛。楚人來勢洶洶,盛氣凌人,晉文公是“退避三舍”以報之。這便是其時的爭鋒故事。
八、山西在我國前史上的重要性
咱們講了古代的事兒,最終說一下山西在我國前史上的重要性。
山西的文物有些什么特色?比方這兒咱們這個展覽有許多陶器,有荊村的陶器,有陶寺的陶器,有白燕的陶器。荊村陶器是原本跟美國弗利爾協作開掘的,這個在我國新石器研討上很重要。那么它就有廟底溝這品種型的陶器,有陶寺的,有白燕的,白燕現在榆次晉中博物館里可以看到。咱們展覽這也有各式各樣的玉器,尤其是晉候墓地里邊有一些很陳舊的玉器。青銅器,山西也是一個出重彩的當地,有許多聞名的發現我就不說了。侯馬陶范和侯馬盟書是很重要的,由于侯馬是東周一個最大的鑄銅遺址,咱們北方的許多銅器其實都是侯馬風格的,包含三晉兩周的銅器都是侯馬風格的。而侯馬盟書,除了溫縣盟書便是侯馬盟書,并且侯馬盟書的數量更大,這兩批盟書其實都是晉盟書,這個是山西獨有的。
春秋 侯馬盟書其他便是說古代山西人會做生意,所以研討古代錢銀,三晉的錢銀最多,并且山西的那些古城根本都在錢銀上能找到。山西的工業也特別興旺,晉東南的冶鐵業,比方晉城市,城墻都是用煉鐵的坩堝做的。所以山西處處都可以看到許多鐵鑄的項目,像關公廟,晉祠,太原的文廟。全國古建80%都在山西。山西的古建,又有80%都在晉東南。石窟、佛道、造像也是山西的一個強項,并且剛好從云港到龍門之間,從晉北,然后沿著晉東南。由于晉東南才是真實通洛陽的路,所以傳達路途是要走晉東南的。古建咱們說的便是4個唐代修建都在山西,都是最聞名的古建。其他當地有一個元代的寺廟,就不得了了。在山西,宋的、遼的、金的、元的處處都是,所以是十分兇猛的。那么跟釋教藝術有聯系,它相應的巖畫、彩塑、琉璃燒造也是最豐厚的,所以咱們展覽的最終一個部分可以看到許多這類的藝術品。
北齊 鞍馬游騎圖(部分)
北齊 鞍馬游騎圖(部分)
北齊 鞍馬游騎圖(部分)山西的文物是有自己的許多特色,當然咱們也不要說山西的文物都是全國榜首,那也不對,但它是有特色的,并且這些特色也跟咱們方才講到的我國山西的地輿前史是分不開的。我把我的一些形象提供給咱們,期望可以有助于咱們觀賞展覽。展覽“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將展至2022年1月9日。
(本文來自洶涌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洶涌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