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一張極具沖擊力的圖片重復呈現在中央氣候臺的降雨預告圖上——大片深赤色疊在橘赤色上、一層層更深的玫赤色上、一重重更深的藍色上——這是7月29日6時到8月1日6時,京津冀區域的累計降水量圖。
7月29日8時至8月1日9時京津冀降水實況 河北省氣候臺 圖一組數據提示了這輪降雨的極點性超乎人們的幻想:7月29日8時至8月1日7時,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趙莊梁家莊站累計降水量達1003毫米,關于年均勻降水量約500毫米的邢臺,這意味著簡直在三天里下了大約兩年的雨量。
這個降雨量乃至超越了颶風“杜蘇芮”登陸時在浙江構成的861毫米最大降水量。別的,北京區域有兩站累計降水量超越700毫米,遠超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極值541毫米。中央氣候臺首席預告員馬學款直言“極點”“稀有”。
連下70多個小時的降雨
7月29日周六上午,我國氣候局牽頭北京、河北、天津氣候局緊急召開了一場新聞通氣會,那場通氣會上,中央氣候臺首席預告員方翀就猜測,“這個降水量會十分的強!”
京津冀區域的降雨也正是從那天接連開端,直至8月1日,降水進程持續時間超越72小時。
關于南邊區域的人們來說,持續降水并不稀罕,比方長三角區域的梅雨能夠持續下一整月。但到了北方,狀況就不同了。
華北主汛期,通常以進程性的降水為主,持續時間一般不超越兩天,比方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持續時間為20小時,2016年“7·20”強降水持續時間為55小時。在華北區域降水接連超越三天意味著什么?
7月29日至8月1日8時,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山西東部、山東中部和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為100毫米至300毫米,北京西南部,河北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山西陽泉、晉中、晉城,河南鶴壁、新鄉等地部分區域為400毫米至550毫米,北京昌平、門頭溝,河北保定、石家莊、邢臺局地為650毫米至1003毫米。這樣的進程累計雨量,遠超2012年“7·21”特大暴雨。
8月1日,洶涌新聞(www.thepaper.cn)從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取得的數據顯現,這次降雨到8月1日11時,海河流域面均勻降雨量達129毫米,降水總量超400億立方米。
子牙河、永定河、大清河相繼產生編號洪水,海河流域16條河流產生超警以上洪水,4條河流產生超保證洪水。大陸澤、寧晉泊、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獻縣泛洪區等蓄滯洪區相繼啟用滯洪。
站在坐落北京西邊的首鋼大橋俯視永定河,平常安靜的河水變得吼怒,泥沙隨洪水滾滾而來,永定河盧溝橋紐帶8月1日11時流量到達了2500立方米每秒。永定河泛區也行將啟用。
太行山前的暴烈降水
沿太行山、燕山山脈前站點呈現極點強降水 我國氣候局氣候勘探中心 圖中央氣候臺的數據顯現,7月29日8時至8月1日17時,此次進程區域內最大降水量1003.3毫米(河北臨城縣),最大小時降水量111.8毫米(北京豐臺區,2023年07月31日11時);25站打破月極值,16站打破前史極值,首要呈現在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份;50、100毫米以上站數分別為5726、3506個,50、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積分別為31.9、17.4萬平方公里。而太行山、燕山沿山區域,更成為降水會集地。
從上世紀起,北方幾回持續性強降水在產生之前或產生時,回旋扭轉于海上或北上的熱帶氣旋,都會被氣候專家注意到。這次也不意外。
7月28日9時55分,本年第5號颶風“杜蘇芮”在福建省晉江市濱海登陸,其剩余環流于29日夜間進入河南,持續北上。這一狀況早被氣候部門捕捉到,也早早地發布了氣候預警信息。
馬學款介紹說,颶風作為巨大的氣候體系,其水平標準約為幾百公里至上千公里,裹挾著很多的熱量和水汽?!岸盘K芮”便是如此,它帶著了很多水汽,補給也很足夠——其東側存在的副熱帶高壓使二者之間氣壓梯度變得很強,京津冀區域春風、東南風明顯增強,水汽一路四通八達向北運送。此外,坐落西太平洋上的颶風“卡努”也生成開展,較強的東南風遠距離將“卡努”鄰近的水汽源源不斷地運送到華北平原。
而在華北東部的海上,副熱帶高壓占據西伸,西部則存在一個高壓脊逐漸東移,7月29日晚京津冀北側副高與大陸高壓打通,在華北北部構成了“高壓壩”,攔截住“杜蘇芮”北上的腳步——這給暴雨氣候體系長期堅持發明了條件。
不僅如此,北上的充足水汽,還遇到了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太行山脈海拔為1000米至1500米,是我國東部區域的重要山脈和地輿分界線,燕山山脈海拔為500米至1500米。與我國西部的巨大山脈比較,這兩個山脈或許都不算高,但它們面臨的寬廣華北平原,高差卻并不小。
當帶著水汽的春風和東南風被太行山山脈隔絕,產生了劇烈比武,太行山脈與春風急流正交,水汽受地勢阻撓抬升,會集在沿山和山前區域構成極點強降水。河北臨城和北京門頭溝、房山等,都處于沿山地帶,才會遭受暴烈降水。
很多的畫面顯現,7月31日,門頭溝區誘發山洪,滾滾而下的洪水將沿途車輛一起席卷沖刷而下。
據門頭溝區政府音訊,這場前史稀有的接連強降雨氣候,“現在全區累計均勻降雨遠超‘7.21’水平,到達471.1毫米,最大降雨點位更達723毫米的雨量,是有氣候記載以來的前史最高值。接連的極點強降雨,致使全區河湖水位暴升、多處區域遭受險情,并于7月31日誘發山洪,給全區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損失,給咱們這座城市帶來史無前例的嚴峻考驗。”
洪水演進的危險
8月1日,華北極點強降雨開端削弱,局地仍有中到大雨乃至暴雨。但現在,還不是松口氣的時分。
“未來幾天,整個華北北部,包含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這一帶,陣雨、雷陣雨氣候較多,且局地對流較強,或許還會呈現局地暴雨?!瘪R學款提示,盡管降水整體在削弱,但受前期強降水影響,次生災禍具有滯后效應,未來一段時間仍需高度警覺。
馬學款說,強降水正在產生時,雨水順著土壤孔隙或石縫向下浸透,土石結構不再嚴密,且長期的浸泡使土體飽滿、軟化,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類次生災禍危險一起存在;當降水削弱乃至中止后,突發性的泥石流、山洪危險會削弱,但雨后陽光照耀將蒸騰很多土石中的水分,使得土石層松動,極易產生山體滑坡、坍塌等地質災禍。
7月31日18時,我國氣候局聯合水利部發布赤色山洪災禍氣候預警,聯合天然資源部發布地質災禍氣候危險預警,中央氣候臺發布中小河流洪水氣候危險預警。
8月1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視頻連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時指出,當時海河流域防汛正在閱歷洪水演進進程,絕不能由于降雨削弱、中止或洪水峰值已過就松勁松懈,必須認清防護作業方位,堅持與當時所在的防汛關鍵期相匹配的防護作業狀況,竭盡全力做好海河流域防汛作業。
李國英要求,盯緊每一個已啟用或行將啟用的蓄滯洪區,強化安全區圍堤圈堤防衛,并做好區內洪水演進預告。逐水庫執行“三個責任人”,加強巡庫查險,對天然滯洪的病險水庫要及時泄洪,調度小型水庫有序泄洪,逐漸下降至汛限水位,保證水庫不垮壩。
(本文來自洶涌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洶涌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