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日本女乒50年來首勝我國”的奪目詞條沖上熱搜榜。在數小時前,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辦的乒乓球亞錦賽女團決賽中,我國女隊以1比3不敵日本隊。這場失利令國乒自2005年以來再次無緣亞錦賽女團冠軍,也是自1974年橫濱亞錦賽以來,我國女隊第一次在集體賽中不敵日本隊。
盡管成果沉痛,但很難讓人責怪國乒女將,尤其是第四盤不敵張本美和直接導致國乒輸掉整場決賽的孫穎莎?!皩O穎莎辛苦了”“孫穎莎強忍眼淚”“孫穎莎看向獎杯的目光讓人疼愛”等詞條成為言論的干流聲響。孫穎莎昨夜宣告:“競賽后,臂膀的肌肉呈現了顯著反響,在通過國家隊醫療組的查看和亞錦賽組委會的供認后,教練組為了維護我,贊同我退出亞錦賽的(女單、女雙)單項競賽。”
作為國際頭號女單的孫穎莎在亞錦賽上身負重任,從女團1/4決賽、半決賽到決賽都作為一單全勤出戰,在1/4決賽和決賽中還兩度進場。盡管在亞錦賽女子集體五次進場的競賽中,莎莎負于金琴英出師不利,在終究一場又被張本美和反轉,但不管哪場競賽,孫穎莎都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和極強的求勝心。
尤其是決賽中對陣張本美和一役,在我國隊1比2落后的情況下,此前橫掃伊藤美誠為部隊拿下1分的孫穎莎再次出戰,她先下兩城,但面臨16歲日本小將第三局開端的反撲,孫穎莎不再輕松,她罕見地在賽場上大口喘氣、不停地搓弄臂膀。終究關頭,競賽已經成為兩位選手毅力力的拉鋸,但惋惜張本美和更勝一籌,一日出戰五場競賽、打滿22局的她頂到了終究。在當天早些時候進行的競賽中,張本美和在女團半決賽對陣印度隊時獨得兩分,還與松島輝空伙伴晉級混雙十六強。不得不供認,16歲的張本美和已經成為下一周期國乒女隊最強壯的競爭對手。
亞錦賽女子集體的賽場變成了體能和毅力力的終究對決,兩位選手的求勝心都令人敬仰,兩人近期也都面臨著密布路程的嚴峻考驗。從奧運會算起到亞錦賽前,日乒“勞?!睆埍久篮统鰬鹆藠W運會(女子集體)、慣例挑戰賽阿拉木圖站(女單)、澳門冠軍賽(女單)、我國大滿貫(女單、女雙、混雙)等四站賽事,共出戰17場競賽。但由于前一戰我國大滿貫戰績欠安,張本美和自女雙停步十六強(10月2日)后就投入到亞錦賽的備戰傍邊。而國乒“勞?!睂O穎莎,從奧運會三線作戰,到WTT澳門冠軍賽女單奪冠,再到WTT我國大滿貫取得女雙亞軍、女單奪冠,三站競賽都一路打究竟,共出戰29場。這一數據冠絕女子選手,超越她的男選手也只要近期出戰32場競賽的小將林詩棟,但19歲的“小石頭”沒有出戰心理壓力大得多的奧運會。
盡管退出了亞錦賽的女單和女雙,但算上女團的五場競賽,孫穎莎在曩昔不到三個月時刻里已出戰了整整34場競賽,她明顯被過度運用了。
在我國大滿貫女單決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行將出征亞錦賽的孫穎莎被問及如安在密布路程中堅持求勝心,這位23歲的姑娘答道:“盡管競賽很密布,歇息和身體康復是最主要的,別的還有心態上對競賽的把控。關于后邊好幾站連續的競賽來說,首要期望自己更好地投入到亞錦賽傍邊。”6日晚的新聞發布會約在21時半完畢,國乒姑娘于7日清晨就抵達首都機場,國乒大部隊搭乘清晨的航班中轉西安飛赴阿斯塔納,抵達住地時已是晚間,來日就投入亞錦賽男女集體的首場競賽中。
23歲的孫穎莎和25歲的王曼昱是奧運會后國乒最倚重的主將,但王曼昱因家庭變故不得不退出亞錦賽,孫穎莎的使命更為艱巨。國乒女團陣型由孫穎莎、王藝迪、陳幸同、蒯曼、石洵瑤組成,孫穎莎和王藝迪在三場競賽中全勤,陳幸同出戰兩場,23歲的石洵瑤只在對朝鮮時上臺,而20歲的蒯曼枯坐板凳。
這一方面露出出國乒女隊后繼無人的問題。比較林詩棟、向鵬連續出彩的男隊,女隊的二線選手迄今仍無人冒尖,在少了王曼昱的情況下,只能徹底倚重孫穎莎。另一方面,這又凸顯了教練組對出戰賽事的取舍挑選問題。假如介意亞錦賽而讓孫穎莎三線出戰,又何需求在WTT我國大滿貫中讓她兼打女單和女雙?更早一些的澳門冠軍賽也是必需求參與的一站嗎?
跟著WTT系列賽的鼓起,乒乓球賽歷越來越擁堵。亞錦賽將于本月13日完畢,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又將于11日至19日打開,按計劃,除陳夢、馬龍外的國乒主力都將參與集體賽;11月22日,WTT蒙彼利埃冠軍賽啟幕,一周后便是WTT法蘭克福冠軍賽,11月中下旬還有在福岡舉辦的WTT總決賽;12月初是國際乒聯成都混合集體國際杯。賽歷不會改動,但派什么人出戰什么競賽,需求國乒女隊教練組找出明晰的思路。年青選手需求閱歷更多國際競賽的鍛煉,疲憊的孫穎莎需求更完好的休整時刻,一味透支運用孫穎莎,恐怕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也是對整支部隊未來的不擔任。
作者:吳姝
文:本報記者/吳姝圖:視覺我國修改:谷苗責任修改:沈雷
轉載此文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