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極點商業,作者 | 楊 銘,修改 | 劉珊珊
“少一些價格,咱們也是能夠轉讓的?!?/p>
“正在急轉,你能夠上門來面談么?”
“轉讓價格再少1萬,連房租、冰柜都送你,也協助你和其他快遞公司商洽承攬合同?!?/p>
……
以上對話,是最近一段時刻內,多位急切想將菜鳥驛站轉讓的老板,對“極點商業”的說法。
很長一段時刻,盤下一個數十平米小店,加盟菜鳥驛站,就能月入上萬。自2013年菜鳥驛站誕生以來,這就被廣泛宣揚為,撐起一般人和年輕人愿望的創業方法。
也正是菜鳥驛站等形式的盛行,讓快遞職業飽嘗詬病、亂象一再——許多未經顧客贊同的快遞,不再送貨上門,被私行將快遞放到驛站??爝f丟掉、踐踏損壞、要求送貨被拒、服務態度差屢上熱搜外,上一年10月,還發生過青年作家妻子菜鳥驛站取快遞被摔成重傷的悲慘劇事情。
為處理快遞員、驛站和顧客之間這一中心對立,3月1日,交通運輸部《快遞商場管理方法》正式實施。《方法》清晰規定,快遞企業如有未經用戶贊同私行運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法投遞快件等景象,最高將被處分3萬元。
快遞新規被視為影響驛站、快遞員的“重磅炸彈”,引發社會各方重視。20多天曩昔,快遞新規對菜鳥驛站影響幾許?為安在“極點商業”造訪過程中,許多菜鳥驛站老板,火急需求想轉讓驛站?
其實答案很簡略:假使新規順暢落地,那么菜鳥驛站最中心——甚至是賴以生計的商業形式將被逼改動,“不止沒錢賺,其他副業生意也難以做下去。”
新規中心要求,是把快遞接納方法挑選權交給顧客——簡略來說,無論是挑選送貨上門,仍是驛站、快遞柜代收等服務方法,都需快遞員在派件時清晰奉告用戶,遵從用戶挑選權力。
“送貨上門”曾是網購服務特征之一,只是在驛站、快遞柜呈現后,被卡在“最終100米”。新規之前,只要京東、順豐的快遞員,會主動電話告知或“送貨上門”,圓通、菜鳥、申通、極兔、韻達、中通快遞員根本上直接把快遞放驛站或快遞柜。
新規實施20多天后,依據媒體報導、顧客反應,以及“極點商業”造訪多家菜鳥驛站來看,雖然有少部分顧客接到其他快遞公司電話,大部分區域仍然只要京東、順豐會送貨上門或“電話告知”,其他快遞仍只會送到菜鳥驛站,落地狀況全體并未得到多大改進。
甚至,即使用戶有清晰要求,許多菜鳥驛站或許快遞員,也不會挑選送貨上門。
“現在我這個驛站每天約有800票-900票(件),現在沒有一票快遞是送貨上門。”在重慶楊家坪大街的一家菜鳥驛站,程姓老板屢次坦承:他也知道驛站新規,但快遞新規實施20多天后,一切包裹都仍是放在驛站內。
3月20日晚,程老板的菜鳥驛站
3月20日晚19點,“極點商業”在該驛站注意到,來該菜鳥驛站取件的人川流不息,取件方法仍是把取件碼或手機號碼后四位告知給程老板和妻子,再由他們從貨架滿滿當當的快遞包裹中翻找。
該驛站大約40多平方米,營業時刻早9點到晚9點,服務周圍好幾個小區,且部分小區老舊沒有電梯,不少顧客是中老年人。這也意味著,不少顧客有著“送貨上門”需求。
因而,短時刻內就有多位來取件的顧客,對程老板直接訴苦:“分明出了郵費,為什么不能享用送貨上門服務?”“國家都有新規了,為何這兒還不能送上門?”
程老板并未給出詳細回復,而是偽裝沒聽到,被問急了就回懟一句“你投訴去”。重慶其他6家菜鳥驛站體會來看,也幾乎是相同狀況。
不止重慶,在成都、長沙、武漢等地,多位菜鳥驛站老板、快遞員也稱,“快遞新規對他們幾乎沒有影響,根本是放驛站?!?/strong>
“物流和快遞仍舊仍然故我,電話不打直接放菜鳥驛站?!薄靶乱幒罂爝f仍舊不打招待直接丟驛站,現已投訴第三次,第四次仍然直接丟驛站?!薄霸涍€有短信,現在連取件碼短信都收不到了?!痹诤谪埻对V、交際渠道以及許多媒體報導中,多位顧客訴苦稱,自己仍然沒有挑選權,甚至狀況比新規前還要糟糕。
快遞新規落地為何如此難?事務量巨大、快遞員人手有限,且每票快遞贏利菲薄,此前被認為是無法實在實行快遞新規一大重要原因。甚至此前有音訊稱,近年2月底呈現過“快遞人員離任潮”的現象。
從形式看,快遞的確是薄利多銷,規劃換贏利的典型職業。特別是近年來,各大快遞企業競賽劇烈,單票收入繼續下滑成為現實。比方,一件三通一達的快遞,快遞員每單派費0.8元,假如送到菜鳥驛站或快遞柜,還要每單給出0.3元。
一種聲響最近開端鼓起,快遞配送費太低,只要顧客樂意付出更高的配送費,才干更好享用送貨上門服務,確保履約率。
這并不為外界所承受,究竟京東、順豐一向都是送貨上門,特別是自2022年末京東大打“賤價戰略”后,“9.9元包郵送貨上門”也是常態。
因而,快遞“不送貨上門”分明是快遞公司—快遞員—菜鳥驛站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對立,卻在新規實施后,有些啼笑皆非地被轉移成“快遞員—顧客”之間的對立。
一個菜鳥驛站,每天派件800-900票,卻沒有一票送貨上門的實在隱秘,還隱藏在“隱秘商業形式”里。
菜鳥驛站形式是加盟,不要加盟費,裝飾、設備,包含監控、數字化渠道之類需求由菜鳥驛站供給,加上門面租金、水電費、人力本錢。
其明面商業形式,是收件、寄件這兩項事務。快遞員每天將貨品拿到菜鳥驛站,擺放、上架,發短信給顧客——菜鳥驛站承當的其實是一個“中轉站”人物,驛站老板收件每票大約0.3元至0.5元(每家快遞公司付出的每票費用不同),寄件每票4元左右。
想要賺錢,就只要多寄件,但現在競賽劇烈,加上許多人寄件時都是挑選京東、順豐直接上門,驛站寄件添加有限?!凹偃鐑H靠收件、寄件,每天我收入只要300多元。”程老板就說,這底子賺不了多少錢。
怎么通過收件添加收入呢?答案是,部分菜鳥驛站老板以快遞員名義,中心省去快遞員這個環節,并賺取其間的派件費。
這便是菜鳥驛站暗里的“賺錢”隱秘。“咱們會跟上級快遞公司網點談協作,直接承攬這個區域,一切快遞都是咱們自己找車,直接去網點將快遞拉到菜鳥驛站。”程老板就稱,他和京東、順豐外幾家大的快遞公司上一級網點——首要是四通一達都簽定了承攬署理合同,每家快遞的快遞員都是自己或家人的姓名。
這樣“綁定”下來,驛站替代了快遞員的功用,雖然這個區域實際上沒有一名實在的快遞員,但菜鳥驛站會將好幾份快遞員的人工本錢直接賺走,一起還能賺取正常驛站收件的費用。
“其間檢測的是你的商業商洽才能,有一部分或許會作為回扣回來一部分給上級快遞公司?!背汤习宸Q。
依照新規,理論上程老板的驛站需求給每個收件人打電話,或許按要求送貨上門。不過,驛站只要自己和妻子兩人,沒有延聘其他職工,他大部分時刻都在外面拉貨,只要妻子一人在店里管出入庫?!懊刻炜爝f量大約800-900票,底子不或許送貨上門,能發短信就不錯了?!?/p>
這給顧客帶來的問題是,遇到配送問題或許有送貨上門需求時,底子聯絡不到快遞員,而且菜鳥驛站和許多快遞網點強“綁定”之后,投訴也會往往不了了之。
“咱們是加盟,除了丟件會被罰款外,其它菜鳥渠道對驛站沒有任何處分方法。”程老板就說。
這并非個案。知乎、貼吧、微博等有多個“XX菜鳥驛站想轉讓,承攬了一個鎮的三家快遞公司,能轉讓嗎”相似發問,而在《新周刊》最新一篇文章中,提及河北廊坊某小區菜鳥驛站老板,地點小區長時刻都是由驛站直接從快遞站點收件,底子沒有擔任配送的快遞員,每件快遞1元多派送費都被驛站老板賺走的事例。
“以快遞員名義入職快遞公司,獨占區域快遞派送,這個現象挺遍及?!遍L沙一位資深快遞職業人士稱,加盟形式外,許多菜鳥驛站老板,名義上上便是其他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因為這會賺更多,又不必送貨上門。
也有顧客曾打電話到中通、圓通等快遞公司,想為快遞不上門求個說法,得到的答復卻是:“快遞公司和社區菜鳥驛站簽了協議,因而有必要把貨品放到驛站里,快遞公司網點也沒有方法?!?/p>
現實上,菜鳥驛站也早有“送貨上門”服務。依照菜鳥音訊,2021年以來,各地就陸陸續續在注冊“送貨上門”服務,其間就包含重慶。2022年6月,當地一篇官媒文章曾提及,通過一年開展,已有80%菜鳥驛站注冊此服務,超越三分之一是送貨上門單。
到了2024年,狀況或許也并非如此。“這并非強制履行,而是按需派送,你只需求不注冊這個功用,就徹底能夠不去管它?!币罁汤习宓恼f法,他的菜鳥驛站,到現在就未注冊“送貨上門”服務,也徹底沒事。
“極點商業”地點小區菜鳥驛站相同未注冊該服務,從用戶端來看,在菜鳥“收貨偏好設置”里,無從挑選“送貨上門”選項,而是主動被挑選“幫我暫存,有空去拿”——一切快遞,也就會被主動放入菜鳥驛站中。
現在,無從得知像程老板這樣的菜鳥驛站,詳細數量。某種程度上,這樣賺走快遞員贏利,卻從未實行快遞員責任的菜鳥驛站,或許才是快遞新規難以實在落地推廣的最大阻止。
部分菜鳥驛站成為新規落地最大阻止外,另一個趨勢也正在呈現:越來越多的菜鳥驛站,在新規落地后,正企圖轉讓,尋覓“接盤俠”。
菜鳥驛站尋求轉讓,并不罕見?!凹抑杏惺隆薄懊Σ贿^來”“換作業”“搬遷”“老婆懷孕”等等形形色色理由,都或許是轉讓原因。“但實際上,實在轉讓原因不會給你說?!倍辔豢爝f業內人士稱。
這是因為,實在原因或許只要一個:轉讓的菜鳥驛站絕大部分都不賺錢。
大部分人都是在“不收加盟費”“0根底”“時刻自在”“收入高”等低門檻引誘下,做起菜鳥驛站。但是大多數都適得其反,雖然許多也做起超市、洗衣、水果店等副業,但能否賺錢與選址、人流、服務質量休戚相關,接盤后菜發現哪怕終年不休,也賺不到什么錢,所以開端一輪又一輪的轉讓。
在快遞新規開端實施后,這一輪菜鳥驛站轉讓潮,比較以往卻分外兇狠。
在閑魚上查找“菜鳥驛站轉讓”,挑選區域重慶,不徹底統計下來,有近百家“菜鳥驛站轉讓”。而查找北京、廣東、四川、上海等恣意區域,每個區域相同都是幾十上百家菜鳥驛站在急尋“接盤俠”。
“一天500多票,現在接手還不到一年,急轉?!痹谥貞c汽博,鄧先生一年前以5萬多元將驛站接手過來,現在不到一年,為少虧一點錢,不得不趕忙轉讓,哪怕轉讓價格從原本接手的5萬多元,現在大降到1.5萬元。
在“極點商業”與多家尋求轉讓的菜鳥驛站的溝通中,能夠清楚感遭到他們的急切心境,比方一位叫“蕎米的雜貨鋪”的菜鳥驛站,短短半天內,發來多條約請面談音訊,“你能夠上門來面談么?”“小姐姐你良久有空過來看下店吧?!薄斑@幾天其他都有人陸陸續續找咱們談價格了?!薄吧僖恍﹥r格,咱們也是能夠轉讓的?!?/p>
其心境,一次比一次急切。
這與快遞新規有著直接關系——假使各大快遞公司能很好落地“送貨上門”服務,大部分快遞就會由快遞員直接上門投送,也就繞過菜鳥驛站這一中轉站,驛站也就失掉收件這一中心營收形式。
春江水暖鴨先知。雖然各地新規落地履行狀況不算抱負,但對許多菜鳥驛站老板來說,卻敏銳認識到快遞送貨上門已成大趨勢。極目新聞就曾報導,“快遞新規”實施近一周,南京有快遞網點送貨上門量添加1/3。
“周圍驛站現已關閉了,因為他沒有和其他快遞公司簽定區域承攬協議,導致現在一些快遞公司不樂意給他派件?!背汤习寰吞峒胺Q,身處食物鏈最低端的驛站,沒有“生計話語權”。
實施“送貨上門”服務不只影響驛站“收件量”,對超市、團購、小超市、生鮮等副業相同有很大影響。
發力團購、洗衣、收回等副業,是菜鳥驛站近年來布局多元業態,從單一快遞事務晉級為數字社區日子服務站的重心,也是招引創業者參加菜鳥驛站,能完結長效增收的噱頭——其間要害,取決于驛站人流和消費頻次。
快遞少了,副業沒了。這正是他們現在憂慮之處,多位運營副業的菜鳥驛站老板清晰稱,假使快遞新規落地,那么驛站人流肯定會遭到很大影響,下降場景消費的頻次,“屆時誰又來消費副業?”
因而,看到“危機”的許多驛站老板,挑選在浪潮大規劃襲來之前,挑選逃離。問題是,現在許多人現已意識到加盟菜鳥驛站,現在已不是一個好生意,樂意測驗的并不多。
“咱們現在最大希望,是快遞新規履行失敗。不然假如遲遲轉讓不出去,就只要關門大吉。”一位菜鳥驛站加盟老板無法說。
本年1月中旬,菜鳥驛站和菜鳥旗下另一結尾物流服務渠道——菜鳥村莊完結兼并。這是繼上一年宣告IPO后,菜鳥又一嚴重動作,兼并沖刺IPO目的顯著。
現在,隨同新規落地,逐步暗潮涌動的菜鳥驛站,需求從頭整理事務邏輯,換個故事講給創業者、加盟者和投資者了。
對早已提交港交所上市請求,仍苦苦等候“路條”的菜鳥集團來說,絕不是什么好音訊。
最近兩年,面臨比年巨虧,為菜鳥財物和估值加分,菜鳥將送貨上門列為“最重要的事”之一,用多種方法力推“送貨上門”。菜鳥驛站視為網點掩蓋戰略重心外,還在上一年發力自營快遞,補齊快遞事務上下游產業鏈。
上一年6月,菜鳥集團親身下場做快遞,推出由“丹鳥”晉級而來,一起接入菜鳥供應鏈的“菜鳥速遞”,借力菜鳥半日達、菜鳥標快自營產品,擴展自營網絡半徑,對靈通系甚至京東、順豐的比例形成潛在浸透。
上一年建立前,菜鳥速遞首要服務淘系電商。爾后,菜鳥欲企圖浸透至外部場景,所以敞開攬收、砸錢補助、高薪招人,在本年2月敞開快遞員“搶人大戰”,以快速擴展規劃。
從“極點商業”了解來看,面臨快遞新規,菜鳥速遞未來,也有了許多變數。
一是在快遞新規實施后,因為作業量增大,菜鳥速遞在多地招聘狀況或許并不抱負。
“咱們這兒菜鳥速遞還在招人,但沒多少人樂意去,一向招不滿,人力存在問題?!痹诤祥L沙,一位快遞職業資深人士稱。
上述人士稱,他從各大快遞公司了解到,他地點區域,許多快遞員考慮到收入、安穩等問題,樂意去的仍是順豐和京東。
“現在菜鳥速遞快遞員,在咱們這兒每月差不多六七千元,和其他三通一達快遞員收入差不多,月薪想上萬很不簡單。首要靠送個人快遞到驛站賺錢,根本不收快遞?!鄙鲜鋈耸糠Q,雖然菜鳥速遞宣揚的是“派前電聯、送貨上門”,其實許多仍是直接放在菜鳥驛站。
問題是,即使菜鳥速遞能夠依據用戶按需派送,把取舍權力交給顧客。在一線快遞人員缺少狀況下,是否會把壓力強加于快遞員頭上,又怎么確保履約的時效性?
二是新規對任何物流企業倉配、運力、人力等都將是一場“大考”。對快遞自營來說,最大壁壘是物流根底設施的建造。這也是順豐、京東能保證送貨上門的根本盤。
最近幾年,菜鳥也在跟從友商腳步,重倉供應鏈、結尾倉儲。依據此前數據,菜鳥全國倉配紐帶有7個,庫房數量超越230個,庫房面積超越3000萬平方米。
因為本錢巨大,菜鳥物流基建首要會集在濱海、長三角、要點經濟圈一帶,在廣袤西部、城鎮等區域庫房建造上,比較郵政和京東現已完結全距離、全類型的物流快遞布局,還有較大距離。
清楚明了,假如物流根底設施護城河不行深,那么結尾最終100米“上門服務”的實在打通和保證,包裹履約時效的掌控,也就無從談起。
對菜鳥來說,當時監管加強,驛站故事難講,自營快遞本錢添加——而且跟著安排架構革新,失掉阿里集團“哺乳”狀況下,此前三年虧本70多億的菜鳥,是否真能讓網購物流體會變得更好?
無論怎么,“送貨上門”原本就應包含在快遞服務項目中。聲響喧囂中,對一切快遞企業、結尾驛站來說,一個現實適當清晰:商場競賽,不能以獻身結尾用戶服務質量為價值,更不能以此作為“提價”的理由。對顧客來說,“提價”何曾不也是一種“劫持”。